grayscale photography of 3 men statue

孫子兵法的「不敗」思維

—— 《 形》篇:「不可勝在己,可勝在敵。」

《孫子兵法》一直是我很喜歡也很重視的哲學。近日筆者膝蓋踢球受傷,復健等待手術閒暇之餘,又拿起來翻閱,又比幾年之前多了一些心得。雖然貫徹全書的「不敗」思想,在現代快節奏的商業或許看似消極,但是其中《 形》篇:「不可勝在己,可勝在敵」這個核心概念或許給了「取勝」一點不一樣思路。


應用到溝通跟關係上,這又代表什麼意思呢? 用最看重成果的銷售活動來舉例子吧 — 「不可勝/不敗」便是別讓潛在買者對你完全失去興趣,謝謝不連絡了。如何一直撩起對方的情緒? 持續保持聯繫的可能性,讓這段對話、關係「活著」? 變成為了首要的策略目標。

而「可勝在敵」,在原文中是等對方露出破綻,而有了「勝」機。回到銷售的情境,或許便是等對方透露出了自己可以滿足需求,從而有了一筆生意的可能性。我認為隨著時代的變革,科技、資訊方面的進步,其實這才是現在最高效的銷售模式 (重視行銷、prospecting vs 過往狗皮膏藥式的 car sales 伎倆)。

但,如果同意這樣的看法跟哲學,我們又要怎麼實現呢? 這樣的「孫子式銷售」,沒有透過組織制度面上的變革是沒辦法實現的。我想,從 KPI 的設定、獎金發放的制度,到衡量成果的時長,都必須全套的「量身訂做」才有可能成就這樣的經營哲學。一如 Simon Sinek 於《無限賽局 The Infinite Game》所說,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學、投資人的耐心跟信心,又再次地成為了一大挑戰。


朋友們使否也有將孫子兵法運用在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意上呢? 記得留言或私訊跟我分享喔!

有需要幫忙的地方,也歡迎透過各種管道聯繫 LiACE 或是我個人。最後,不要忘了開啟小鈴鐺訂閱本站,以及追蹤 YT 的 threads 一起交流經營生意的心得!

You may also like...

一起加入討論吧!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